你的品牌意识够清晰吗?
近日,商海中最引人瞩目的,先有“王老吉”与“加多宝”的品牌之争,后有“苹果”对“三星”的侵权诉讼。我们可以发现,品牌已经成为今日企业的重要议题。
掌握了品牌,就掌握了核心的竞争力和竞争的主动权,企业可以由小到大,由弱到强谁就能处于市场的领导地位。但是企业在塑造品牌之初,应该认真梳理不合时宜的思维,才能拟定有效的品牌策略,抢占份额,维护原有的市场!
是“花钱”还是“投资”?
在一些人心目中,品牌还停留在“商标”、“产品的包装”,或是“企业的形象”的层面。他们认为:打品牌,就是“花钱”做包装、做“面子”!
事实上,品牌已经直接变成企业最重要的资产,可以计量成为一笔真正的财富,可以销售转让、可以授权使用、租赁收费,甚至形成一种崭新的商业获利模式。根据国际商标局的评估,一个品牌的价值大约相等于市场营销总额的1/3至1/5。因此,打造品牌,其实是一个“投资”的企业行为!
从“花钱”到“投资”,不同的心态,不同的思路,就决定了品牌不同的市场策略和资源布局。
还没准备好 慢慢来!?
一些传统的经营者认为,打品牌,要花大钱,还必须有足够的时间,甚至好几十年,才能累积品牌的强大能量。其实,只要有创新的品牌理念和行销策略,加上不断创新的概念,用对方法,短短几年也能打造强大品牌。在过往采访的个案中,笔者就发现有许多年轻的企业善用各种策略,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和信赖,在短短三两年内崛起的例子。
譬如“王老吉”,一个2002年前仍是默默无闻的二流品牌,短短的十年销售量从1亿至今推向200亿的销售量,成绩令人叹为观止!再如“三星”,成立于1969年,当时在市场上根本毫不起眼。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,2001年品牌资产价值64亿美元,增长至2004年的125.5亿美元,成为了增长最快的品牌。
企业是需要时间先扎扎实实地打造品牌,但是不能把时间拖得太久。
打广告就是打品牌?
做品牌,和你有多少资金也没有必然的关系。
在多数人的想法,不砸大钱做广告与行销,就无法打出品牌名号?那可不一定。在信息爆炸时代,营销最大的难题在于进入心智。在排山倒海的广告冲击之下,如果品牌缺乏鲜明的性格及感动人心的故事,是无法让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形象,赢得潜在顾客的信任。
大量的广告,也许可以推广企业的“广告形象”,维护产品的知名度和曝光度,却无法虏获消费者的心,建立品牌的美誉。
小生意做内销,不必打品牌
还有一些企业仍然执着自己做的是小生意,是内销,谈不上国际化,更不需要品牌。事实上,时代在改变,今天的市场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地球村。今天的消费者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全世界的各种产品的品牌,往往会将当地品牌与具吸引力的国际品牌一同考量。如果你能善用有影响力的媒体报导,强调自己的品类领先,选择能象征成功与地位的国际品牌认证,证明自己的产品已经具备国际的质量标准,自然可以和国际品牌一争长短,挫败国内其他的竞争对手,做强做大。
“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企业拼业绩,只是拼一时;用心耕耘品牌,才是争千秋。
【完整内容请见《商天下》52期】
※本文由《商天下》授权刊载,未经同意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