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31日,上海世博会正式划上句号,而“后世博游”已悄然抬头。与世博期间只涨不落的“天价”相比,相关酒店、机票等价格下调,从11月1日开始,不少旅行社已积极策划“后世博游”,等到12月1日中国馆开放后,预计又会掀起一股新热潮。
这次的上海世博共吸引7,300万人次,创下世博历届纪录。依据综合分析统计,世博会对上海GDP的贡献值将达5%,对整个长三角投资的拉动将达40%至50%,受其影响,第三产业在上海的GDP比重将上升到60%,创下新高。
估计,世博会带来超过人民币800亿元的直接旅游收入,对长三角的旅游及相关产业拉动作用尤为明显,而这股世博经济热带来的经济效应,将可望持续5至10年。总结这184天的经济收益,今年前三季,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人民币4,458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17.6%。另外,上海市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快速成长,前三季度零售额达人民币501.8亿元,其中6至9月的单月增幅更超过25%。
房价上涨 吸收更多外资
上海世博结束后,其周边的土地用途也成为关注的焦点。可以确定的是,世博园现址将成为上海重要商业中心、文化服务业中心,除中国馆等少数场馆建筑将永久保留外,大部分场馆将被拆除,未来世博园区预估有40%的土地会对外释出。推估,世博释出的土地价值约在人民币2,000亿元,不过实际的土地价值可能更高。据传,上海市政府有意在5年内让上海房价与香港看齐,换言之,上海现有房价还有三倍上涨空间。………………
【全文未完,完整内容请见《商天下》41期】
※本文由《商天下》授权刊载,未经同意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