迈向高收入先进国

拿督林祥才
马来西亚财政部 副部长
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理纳吉,已在10月15日提呈2011年财政预算案于国会。这项财政预算案的总开支达2120亿令吉,比2010年的拨款增加2.8%,被称为史上最高开支的预算案。但政府增加拨款,主要目的在于加速落实第十大马计划、国家关键成效领域(NKRA)和12个国家关键经济领域(NKEA)计划。
重点拨款 实现经济转型计划
2011年财政预算案,是一个涵盖性和包容性极高的财政预算案,重点拨款于政府和经济转型计划项目,展现了政府对于贯彻经济转型计划的决心。当中受惠的对象,涵盖各阶层、行业和背景的人民。其中,电子和电机领域获得拨款8亿5700万令吉,而农业领域也获得拨款38亿令吉,以帮助他们继续蓬勃发展。除了大型计划,设立私人退休基金、手机10%销售税取消、收入少于3千令吉而首次购买低于马币220千房屋者可获100%贷款、乐龄人士医疗费用获个人所得税扣税高达5千令吉等,都显示政府除了注重基建发展,也没有忽略其他阶层人民所需。
此外,吉隆坡公共捷运系统计划将在2011年开始推展,预期于2020年竣工,预计私人领域投资额为400亿令吉,而便利的交通系统也将促使更多外国资金进入我国。该项计划除了将提供人民快捷及舒适的交通系统,其目的也在于加强巴生河流域和我国所有城市,甚至是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接轨。这所有的连带性效应,或许不能一目了然,但其实际效应确实存在。
经济复苏 加强国家经济成长
2010年财政预算案公布后,新经济模式政策和纲领已融入大马转型计划的4大支柱里。这4大支柱分别是“一个马来西亚:以民为本,绩效为先”理念、政府转型计划、经济转型计划,以及第十大马计划。该4大支柱强调“一个马来西亚”精神,而第十大马计划则提倡“提高国民收入目标”,以及政府和经济转型计划,皆参考并采纳了“新经济模式”中可行的建议,因此“新经济模式”将逐渐被取代。
在政府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及推出2个总额670亿令吉的经济刺激配套下,国内生产总值(GDP)在今年首季即取得9.5%,证明了马来西亚已成功走上经济复苏的道路。根据2011年税收与开销估计,预料明年的国际生产总值的赤字将比2010年的5.6%减少到5.4%。配合2011年全球经济与贸易所预测的4.2%和7%的成长,政府致力将2011年马来西亚的经济成长推至6%。
推动生产 塑造优良营商环境
第十大马计划中,私人领域将在经济增长中扮演“启动”角色,预计私人领域投资将于明年扩展至少12.5%或860亿令吉。在12个国家关键经济领域(NKEA)内,预计私人界也将参与高达92%的融资。2010年首7个月,私人界透过银行及金融市场进行融资的总额,按年增加12.2%或4550亿令吉;同一时间,银行领域的贷款发放额也增加15.2%或4191亿令吉,其中以家庭和制造业领域的比重最大,而大部分贷款是作为营运资本用途(占54.1%)。从这些活跃数字来看,财政部对私人领域有信心,因此,带动私人界投资,成为2011年财政预算案的第一大策略。
财政部预料,国家经济于2011年将全面成长,其主要强劲推动力乃制造业和服务业。同时,也获得国内强劲需求所支撑,特别是私人领域开销。财政部希望通过私人领域推动公司与企业的效率及生产力,塑造更有利的营商环境,从而改善人民福利。
财政部也希望中小型企业能多关注国家政策,举例说明,如今国家注重新科技发展并推广绿色科技发展,企业界应积极响应类似计划,以获得更多额外优惠。强化人力资源发展,是2011年财政预算案的第二策略,企业界也应该往这方面挺进。大马从农业为主的低收入国,转型成为工业为主的中等收入国家,这渐进式的转型,人力资源将是推动力之一。适当的培训和学习,有助于企业的进步和扩张。如今,企业也必须开拓视野,往更有前瞻性的方向发展、转型。
※本文由《商天下》授权刊载,未经同意禁止转载。